斥資2千萬打造、全台第一間整棟式共享公寓「萬華玖樓」,因營收不如預期、付不出44萬月租,經營團隊「玖樓」於8月底退出,前房客更驚爆玖樓只是代管,幕後金主是包租代管公司「兆基物業」;對此,兆基董事長李建成今(4日)接受《蘋果新聞網》專訪時,指500萬能做好的工程,最後卻翻漲4倍,加上租客平均只住5個月,導致玖樓曾欠租1個月,他更直言:「共居市場太小眾,難以成功。」
玖樓是由3名台大畢業的柯柏麟、潘信榮、王維綱,於2016年共同創辦,標榜「房子是租來的,但生活不是」,透過改造老公寓,打造促進社交的共同生活空間,並不定期舉辦交流活動,吸引年輕人進駐,也讓「共享公寓」成為台北最夯的居住模式之一。
而萬華玖樓,則是該團隊打造的第一間整棟式共享公寓,除22間房間,1樓與6樓則作為租客的交誼空間,更可做為講座、活動的使用,並與地主簽下12年長約,月付租金25萬元;當時玖樓從未透露兆基物業才是幕後出租金主。
對此,李建成解釋,早在4年多前就與玖樓創辦人之一的柯伯麟相識,「會合作就是因為他們主動找我,說有個萬華的案子,看我有沒有興趣合作」,由於玖樓缺乏資金、兆基則欠缺這樣在共生公寓方面的運營人才,便決定由兆基擔任二房東,玖樓團隊則為受託在前線幫忙經營的第一線執行者,雙方其實分工相當明確,兆基方面也願意完全退居幕後、讓這群年輕人有發揮的舞台,所以過去從未曝光。
萬華玖樓斥資2千萬、歷時1年改裝,最後卻落得月月盈虧、營運不善的下場,李建成坦承:「依照兆基的作法,大概只會打造15間房、花上500~600萬元就能做好,但被說服,起初也願意拿出1500萬元的費用,殊不知整個翻修工程最後竟爆預算到2000多萬元。」
根據玖樓當時的評估報告,表明一個月租金加活動營收可達50萬元,兆基則可拿回每個月42萬元、有盈餘就由玖樓吸收,他認為這聽起來可行,就放手讓玖樓去經營。
「當然他們概念很好,可是起初討論時,我就明確跟他們說這個生意有風險」,李建成分析,玖樓團隊所能提供最特別的要素就是「服務」,因此除了單純租賃事業之外,還要辦活動、聯繫顧客感情,但這樣就會增加大量人事成本的支出,最終也會回歸到租客身上、拉高租金價格。
李建成直言,依據他10多年的租賃經驗,租客首要要求還是會回歸到空間、價錢,而非交際,「玖樓這種設定,本來就會排除很多客人,會去住的又多是20~35歲的單身族,租期也平均只有5個月,所以小規模還可以,做大就會有很多問題。」
在疫情嚴重衝擊全台旅宿業之時,「萬華玖樓」收租也並不如預期,李建成指出,原本對外就有提供降租8折的優惠給予無薪價者,因此也有提供類似的降租優惠給玖樓、希望能減輕他們一些壓力,不過因降價幅度未達玖樓方面預期,中間甚至有整整一個月,沒收到玖樓原應繳納給他們的費用,最終才會成為現在玖樓退出、兆基自身回收經營權的結果。
兆基收回「萬華玖樓」後,決定回歸原先兆基對其他物件的做法,僅保留6樓的社交空間,並將產品脫去原先玖樓賣服務的包裝後,將其全部調整回比原先少三成、約從每月1.6萬~1.7萬元,降價到每月1.2萬元的中低價位,「就財務計算來說,本來可以花600萬元解決的,現在花了2000萬元,確實不划算,但是10年合約算下來,應該還是可以損益兩平,所以這樣的嘗試只要沒有虧損就沒關係啦!」
「當然兆基這次可以說比較吃虧啦,但也都是我自己答應的」,李建成透露,本來他們就與不少小型包租代管業者都有合作,只要是評估後可行的提案,他也都很願意嘗試,以玖樓這樣無設限、有理想,同時又在共享宅方面有實際經驗的團隊來說,未來也不排除還是可以有合作機會,不會因這次事件就影響雙方未來的關係。
玖樓創辦人之一的柯伯麟對此回應,因為團隊比較年輕、經驗也較不足,這一仗確實沒有打得很漂亮,不過仍感謝兆基提供這次合作機會,對於未來是否能再次合作,也保持開放樂觀態度。(陳昱均/台北報導)
倉儲物流業者也有強勁購地需求,包括全家、統一、富邦人壽都搶進投資倉儲物流布局。資料照片上市櫃法人土地買賣交易出現走勢分歧,商仲業者觀察,今年1至4月,工業土地持續高,相較前2年同期交易規模破150億元,今年也來到159億元,其中桃園最熱為;至建地部分,今年迄今金額僅295億元,相較前2年同期突破400億元的金額,代表在央行禁紅單、升息等連串信用管制下,建商放緩獵地腳步,但交易件數未比前2年少,顯示市場呈現調節,但有需求支撐。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柯宏安表示,工業地產需求穩定,較不受政策影響,主要需求來自企業自用擴產營運,倉儲物流業者也有強勁購地需求,包括全家、統一、富邦人壽都搶進投資倉儲物流布局;值得注意的事,以往能看到建商購置工業土地,但今年前四月尚未出現。柯宏安說,觀察近3年前四月工業土地交易,2020年交易總金額58億元,主要以新北市交易最多,2021年至2022年分別是154億元、159億元。其中2021年是以建商買工業土地占最大宗,像京城建設看好南科發展,購入仁德區1.69萬坪工業地,另外國揚實業、中和羊毛也買下永寧工業區土地。至於今年前四月,工業土地交易勝過廠房交易,主要需求為傳產製造業,金額最大筆的是南亞塑膠工業以56.4億元買下彰濱工業區土地擴充產能使用。至於建地市場,2020年與2021年前四月交易金額均破400億元,但今年在央行一連串政策管制,土建融額度限縮、禁紅單、升息等,都讓建商獵地腳步明顯出現觀望放緩,前四月交易金額僅為295億元,不過若看交易件數,今年共37件,其實與去年同期相同,因此規模落差主因就在高總價大案交易。以去年同期來說,最大案為達麗建設以44.2億購入台中高鐵特定區土地,前年則為興富發以83.8億購入台中七期重劃區土地,但今年前四月最大案為國揚實業以25.9億購入高雄凹子底(農16)土地,在區域上則以新北市二重疏洪道兩側附近地區重劃區最多。柯宏安分析,建地在央行管制及營建成本攀高雙重壓力下,建商會有所因應,除售地調節資金,有實力的建商仍會鎖定重點重劃區或產權較單純的都更危老重建案,預期短期市場會走觀望遞延,但仍具雄厚買盤支撐的調性。至於工業土地市場,也預期仍有三大支撐:一、台商回流的營運擴廠需求,二、政府積極取締違章工廠,企業必須尋找合法用地,三、疫情持續加速宅經濟成長,帶動倉儲物流土地需求。(地產中心/台北報導)工業地交易活絡 央行信管迫建商獵地縮手
萬大線主要行經南萬華,沿線未來房價更具保值。資料照片台北市區高價豪宅動輒六千萬元以上,但在萬華一帶,根據實價統計近一年萬華房市總價排序,前五名尚未有建案突破6000萬元豪宅門檻交易,在地人笑說「在地人才會買萬華,口袋有5、5千萬元的實力也不會住在這」,房仲分析,萬華房市交易封閉自成一格,本地多為長期居住的中高齡族群,對於大坪數豪宅需求量較小,堪稱高價住宅絕緣地。萬華以西藏路為界,大致可分為南北萬華,北萬華商業氛圍較為濃厚,包含西門町、龍山寺一帶都屬北萬華區塊,但因舊城區衍生出遊民、環境等問題,形成外地人對萬華的刻板印象;南萬華則是以青年公園為中心,居住氛圍靜謐,近年包含受矚目的捷運萬大線開通,房市發展空間不弱,相比北萬華的附近紛亂的商業面貌,南萬華顯得更宜居。「力麒御品」的基地面積551坪,社區規劃56戶純住家,零店面,住宅室內高度為3米2。 住家坪數62~68坪,平均成交均價72萬元,主力總價六千萬元以下。翻攝畫面根據實價統計資料,萬華高價住宅前三名都現身南萬華,分別是「力麒御品」,以及潤泰的「萬囍」與「萬花園」,總價為5880萬元、5768萬元,和5460萬元,單價則是70至80萬元,坪數都為80、90坪,「萬花園」是頂樓戶,另兩社區則是14樓與15樓,也算高樓層。台灣房屋萬華特許加盟店店長趙英傑指出,北萬華房市交易集中西門、龍山寺,這幾年蓋的一些新大樓普遍都是小宅;而南萬華自住都是買舊公寓,因整合基地面積有限,住宅頂多規劃60~70坪,不向北市蛋黃區動輒有百坪產品,單價70萬元、總價5千萬以上就算非常高價。他分析:「年輕人購屋預算若有五、六千萬元的實力,大多會往外區買房;至於老一輩則可能選擇透天產品,加上萬華本身開發腹地有限,因此幾乎沒有建商規畫百坪、總價六千萬元以上新屋。」對於當地市況,趙英傑補充說:「萬華房市長期自成一格,買盤多為地緣關係的本地人,目前當地熱銷產品以總價一千萬元內、兩房坪數20坪、屋齡40年以上,指名度最高,幾乎秒殺,另外因萬大線預期2025年後開通,沿線屋主已經有惜售現象。」此外實價統計,第四與第五名的高總價宅,則回到北萬華中華路一段、近西門町的「榮耀天璽」與鄰近萬華車站、龍山寺生活圈的「國賓大理」,分別以5350萬元、5100萬元成交。陳炳辰認為:「北萬華受到舊城環境拖累,價碼推升力道薄弱,與過去一年房市熱潮處於平行時空,發展相對弱勢,雖然目前北萬華預售新案可見8字頭,但持平來看,未來南萬華受到萬大線啟用帶動補漲行情,相對具本夢比。」(王鈞生/綜合報導)豪宅絕緣地 艋舺厝賣不到6千萬的秘密
冷氣機的隔塵網最好每周清潔一次。資料照片夏天將降臨,將近一年未使用的冷氣機也將重回工作崗位。信義居家建議,民眾可觀察家中冷氣機5個徵兆,來決定是否清洗,包括異味、風量變小、冷氣不冷、電費異常、冷氣滴水,若是有警訊出現,可找專業冷氣清潔廠商評估,增加冷氣使用效能。定時清洗冷氣可節省電費信義居家嚴選廠商好師傅表示,最明顯的第1個徵兆,為冷氣出風產生異味,當冷氣使用一段時間,會累積灰塵產生堵塞、異味,而室內機內部會有潮氣,關閉空調後,內部潮氣累積產生黴菌和黴味也就因此產生;此外,閒置設備在啟動時也會產生異味,因為周邊部件上滯留的凝結水慢慢蒸發,形成適合微生物繁殖的高溫條件,成為惡臭的源頭。第2、3個徵兆則是風量變小、冷氣持續不冷,因為被灰塵卡住,可以請冷氣清潔廠商來協助清洗冷氣機內部,若是還是不冷,則可檢查室外機,辨別是否為冷媒外漏。風量變小、冷氣持續不冷,因為被灰塵卡住,可以請冷氣清潔廠商來協助清洗冷氣機內部。資料照片第4個徵兆是電費異常,例如電費較去年同期相比多出500-1000元,可能就是冷氣太髒過度耗電。第5個徵兆則是因髒污堵塞造成冷氣滴水,都可請專業廠商來察看,若是冷氣出風口在滴水,可能原因有室內溫度與冷氣開始送冷風時溫度落差太大,濾網太髒、蒸發器太髒、風輪鼓太髒,冷媒不夠了,需要補充冷媒等原因。(地產中心/台北報導)5大警訊 決定冷氣到底要不要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