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房價該怪誰?市調機構統計,各縣市政府近5年土地標售均價創歷史新高,六都每坪竟超過70萬,被質疑身為全台最大地主,卻以市場機制之名,放任地價上漲;不過專家學者認為,地方政府只是執行賣地,「真正的問題是中央政府沒建立好制度、投資客炒作和建商囤地」,建議提高土地持有成本、導入「另類合建」模式,在標售土地增加「社宅容積」,並限制得標建商的開發時程,如此能加快社宅進度,亦平抑房價。
根據瑞普萊坊統計,各縣市政府近5年土地標售,政府土地供給量大增,且無論是全台與六都,平均售價都創歷史新高,尤其六都每坪竟超過70萬。
進一步觀察,獲利王是台中市,5年進帳逾524億元,賣地最多的是高雄市,5年賣近13萬坪,接近兩座大安森林公園,引發外界質疑,直指政府是地價高漲的元兇。
不過,有專家提出不同看法。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認為,政府標售土地也是屬於市場機制的一環,價高者得原則也是土地標售的常識。若政府開出的標售底價明顯高於市場行情,也是有流標的可能。
陸敬民提到,重劃區需要公共設施,例如道路、涵管、公園、路燈、停車場等,地方政府需要將土地標售的收入用於公共設施,因此標售土地是義務,和房價上漲不見得有必然的因果關係。
陸敬民也透露,土地畢竟是稀有財,若在標售階段就被建商買斷,形同落入私人之手,不僅容易引起輿論非議,更讓土地利用到此為止,相當可惜。他建議,政府不妨導入「另類合建」模式,在標售的土地上增加所謂的「社宅容積」並限制得標建商的開發時程,屆時多蓋的容積就在交屋後給政府當社宅使用。
如此一來,不僅加快社宅進度,更讓社宅供應由點到面、遍地開花,社宅成為平抑房價的武器。政府土地也沒有完全落入私人之手,民眾對政府標售土地觀感也會改變。
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也認為,地方政府是執行單位,非炒作元凶,「真正的問題是中央政府沒有建立好制度、投資客炒作和建商囤地」,建議提高土地持有成本、標售資訊透明公開,而非為了重劃土地大開方便之門,何況很多地方根本不需要重劃,包含農地的變更也應審慎。
他提到,政府確實可透過標售土地以規劃提高社宅容積,但需考量符合整體開發條件和公共利益,而且特別強調,政府不應假社宅之名,行圖利建商之實,「若只有少數當社宅,多數住宅成為建商獲利來源,也不應該」,因此獎勵辦法和制度都應受到公開檢驗。(林佩萱/高雄報導)
聯上實業(股票代碼:4113)今(30)日舉行股東會。聯上實業(股票代碼:4113)今(30)日舉行股東常會,該公司去年營收14億3919萬元,較2020年的2億1999萬大幅增加554.2%,每股盈餘0.63元,會中決議發放現金股利每股0.4元,主要銷售營收為「聯上居謙」完工入帳,以及「聯上峰景」、「聯上V1」、「聯上W1」等餘屋的銷售收入、以及其他租賃收入。該公司董座蘇永義提到,公司去年和今年因推案出現空窗期,加上遇到缺工缺料問題,導致工程延宕影響營收,不過自明年起會有4個建案陸續完工進帳,總銷粗估百億以上。聯上實業今日股東會由董事長蘇永義主持,他提到,公司目前經營是「先蹲後跳」的情況,原定去年10月高雄苓雅區「聯上鉑麗」預售案完工,但遇到缺工缺料的問題,導致工程延宕,進而影響營收;而去年10月完工的「聯上居謙」剛好遇到高雄台積電效應帶動市場景氣大好,一下子就賣掉了,造成今年的業務也面臨空窗。不過整體來說,明年預計有「聯上鉑麗」、「聯上海棠」陸續完工入帳,後年預計有「聯上WE」、大後年有台南永康「聯上康橋」等建案陸續完工後將有不少業績進帳。蘇永義提到,疫情下仍努力經營商場、飯店、餐廳等事業,他對事業有期許,希望為當地創造更多就業機會,並做更多有意義的事,而非只是以營利為導向規劃事業。資料照蘇永義表示,今年上半年房市「量縮價揚」、下半年將呈現「量縮價穩」,以南部為例,去年下半年房市已成長一波,至今年上半年又漲了一波,估計未來價格會持穩,但房價也難再下跌,因營建成本上漲、缺工缺料的情況比業者想的還嚴重,他舉例像台南的透天,前年的營建成本一坪約8萬,至去年跳漲至單坪12萬,今年又跳到17萬,短短不到3年漲了將近一倍;加上政府打房,央行同步緊縮土地融資,不只將購地貸款最高成數降為5成、並保留1成動工款,還要求建商在借款18個月內要動工,「這是不合理的謬論」,因為以超高層建案來說,光是規劃設計、前置作業、申請建照等程序就要2年時間,何況現在許多業者遇到缺工缺料的問題,政府未協助解決,還加重打房力道,等於是火上加油,市場對營建業一直不友善,對國家來說未必是好事。蘇永義提到「MLD台鋁」正在轉型中,會以文青、文創基地的方向經營。資料照至於聯上集團其他投資的事業,蘇永義提到,疫情下包括商場、影城、飯店等事業,自去年5月疫情爆發後,經營確實受到影響,像「MLD台鋁」正在轉型中,他不會以商場的角度看待,會以文青、文創基地的想法經營,希望該空間成為當地的一道清流,為市民提供舉辦活動的場地,例如大專院校的成果展,而疫情過後,商場的婚宴會館生意也將回溫,加上電影院等收入,目標是達到自給自足。(林佩萱/高雄報導)聯上未來3年推案總銷百億 董座怨政府「只打房不解決問題」
富宇地產(4907) 今(30)日召開股東會,受疫情影響不對外開放,會中通過配發現金股利1.3元。業者提供富宇地產(4907) 今(30)日召開股東會,受疫情影響不對外開放,會中通過配發現金股利1.3元。富宇地產去年全年營收14.9億元,年減9.28%;稅後淨利2億元,年增46.23%,全年EPS 1.75元,業者認為,今年市場買氣明顯A形反轉,打房已達階段性目標,下半年房市呈「量平價緩」,籲政府切莫再下重手干預。財報顯示,富宇地產2021年在草屯「上景」完工交屋,以及餘屋銷售的帶動下,銷售表現亮眼,今年預計有大雅區「楓采新墅」、總銷1.6億元,明年則有沙鹿區9.3億元「凡爾賽」、沙鹿區28億元「世紀美」完工入帳。富宇地產總經理鍾堯明表示,國內經濟穩定復甦,市場資金潮挹注,今年房市基本面依舊看好,但營建成本持續上漲、缺工缺料依舊,再加上房市有貨幣緊縮、政府政策及市場超額供給等變數,預計今年房市呈現量平價緩漲的態勢。富宇地產董事長張世欣認為,政府打房限縮土地融資貸款,今年購地趨向保守,不敢貿然出手,但台中房市相比其他縣市仍具有基本盤優勢,長遠還是很有信心,但他坦言,近兩個月房市買氣反轉明顯,加上缺工缺料等影響,經營環境變動劇烈,盼政府切莫再下手打房。富宇地產董事長張世欣。王鈞生攝而富宇地產今年則分別推出台中「大悦」與新竹「明星樂」兩案,陸續於上半年進場。其中「大悦」基地位於清水區市中心中興北街,找來七期豪宅團隊規劃五星級飯店宅,兩房24坪、三房34坪、四房68坪,每坪開價32~36萬元,總銷約8.5億元的純住家,是此區少見。另一案新竹「明星樂」基地位於明新十街上,鄰近明新科大生活圈機能完善,住宅規劃26~34坪、2~3房,每坪開價41~44萬元,總銷約15億元。張世欣說:「新竹因可開發腹地少,房市呈現「缺貨潮」,所以表現相當強勁,竹北地區已經有建案站上7字頭,整體房價緊追台中。」張世欣說,今年房市基本面依舊看好,但營建成本持續上漲、缺工缺料依舊,再加上房市貨幣緊縮、政府政策及市場超額供給等變數,預計下半年房市呈現「量平價緩」態勢。(王鈞生/台中報導)看準海線購屋爆發力,富宇地產今年進場清水市中心新案「大悅」,每坪3字頭。王鈞生攝坦言房市買氣縮手 富宇盼「政府手下留情」
都更案因與地主談妥,推案進度就不受景氣、造價波動等影響。資料照片大台北精華區素地稀缺,新推案以都更案為主流,市調機構統計,大台北都更(不含危老)推案,今年上半年合計約755.9億元,逆勢年增30%,專家分析,都更案一談3、5年,甚至10年,與地主談妥期程,縱使房市降溫、造價上揚,仍要「硬著頭皮推案」,不過,因多半位處精華區,造價上漲較能轉嫁給其他消費者。大台北今年上半年都更案推案,逆勢成長三成。住展雜誌提供《住展》雜誌統計,大台北都更今年上半年推案達755.9億元,較去年同期增加175.5億元,年增約30%。主要集中於台北市,開賣都更案量達21個,總案量約595.4億元;新北市同期都更案量約160.5億元。大台北十大都更案中,其中以大安區「耑序」區段地段最好、平均單價240萬,最為指標,係由東區知名社區「共和大廈」改建;至於中正區「新光人壽總統傑仕堡」,總案量140億最大,也是較罕見的先建後售都更案;大安區「親家JIA」近捷運忠孝復興站,最小坪數僅11坪,總價門檻相對低,為都更指標案中規劃坪數最小的個案。大台北精華區素地稀缺,多靠都更整合推案。楊明峰攝《住展》雜誌研發長何世昌分析,近年營造成本飆漲,雖然雙北市均已調高都更案建物工程造價,以及權利變換共同負擔費用,造價漲幅仍未完全漲足,令整合都更的建商相當頭痛。整合初期的都更案,因造價飆漲,讓地主分回坪數縮水,降低參與都更意願,提升整合難度,成為都更申請核定案萎縮原因之一。至於接近尾聲的都更案,建商已無法要求地主提高共同負擔,所幸位處精華區,較能將增加成本轉嫁到售價。台北市都更學會理事長蔡漢霖指出,大台北精華區素地稀缺,新推案多半透過都更整合而來,未來比例只會越來越高;都更案從推動、整合到完成,往往3、5年,甚至長達10年,加上已與地主談妥,沒辦法因景氣好壞,或像一般素地案考量物價上漲而緩推,必須「硬著頭皮上」,按相關進度興建、推案。蔡漢霖也說,近年在中央、地方努力下,在程序簡便、障礙排除較有共識,對都更案都有幫助,激勵民間推動腳步,讓都市環境越來越好,不過,如今在造價高漲上,部分都更案傳出發包不出去的困境,需要各界多加關注與留意。(楊明峰/台北報導)不畏房市降溫造價飆漲 大台北都更「硬著頭皮上」增3成